暑退蝉嘶秋意临,羽球似燕舞风吟。9月2日下午,我校迎来了羽毛球世界公开赛女双冠军秦寄华教练一行莅临指导,共探体教融合新篇章。
在我校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的陪同下,秦寄华教练一行参观了学校竞力体育馆、善水游泳馆、彩虹体育场和扶摇小球馆等多个现代化体育场馆。“这里的环境和设施完全不输专业训练场地,”秦教练称赞道,“为学生们提供了极佳的运动体验。”在参观过程中,秦寄华教练还与学生进行了轻松的羽毛球切磋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在圆和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叶治斌校长详细介绍了我校“无运动·不现代”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成果:学校不仅在硬件建设上不断突破,为师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运动选择;在组织架构方面,学校于今年设立了体育竞技系,构建了公共体育教研室、场馆管理中心、竞赛训练中心、军教体融合中心以及体育培训中心五大核心机构,为体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课程设置上,学校更是创新不断,开设了运动训练专业,实施体育课同班异课教学模式,将游泳列为必修课程,并增加体育课课时。近年来,学校不仅每年举办两场全校运动会,还推出“现代杯”系列赛事,在省市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这些赛事活动为师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技艺的平台,真正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秦寄华教练听后表示:“我看到现代职校在体育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特别是‘无运动·不现代’的品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与我们想要推动的羽毛球青少年培训体系高度契合。”
双方随后重点围绕马安文体中心与学校体育竞技类的深度合作进行了交流。据秦寄华教练介绍,该合作项目以惠城区马安镇马安文体中心为起步基地,发展路径是从马安辐射惠城、覆盖惠州、服务大湾区、影响全国。核心板块涵盖专业化青少年培训体系、智能化球馆运营升级、多层次赛事IP打造和“羽毛球+文旅”融合。
此次交流活动为我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拓宽了发展思路。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无运动·不现代”的品牌内涵建设,完善体育设施管理制度和体育训练模式,丰富体育活动内容,优化竞赛流程,争取在体育竞赛上再创新高,做强体育特色品牌,培养出更多“身上有汗,眼里有光”的现代运动少年,为区域文化体育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国家健将级运动员,1983年入选国家体工队,1985年进入国家青年队,1988年在澳大利亚世界公开赛夺得女双冠军,凭借精湛技艺和坚韧拼搏的精神,为国争光,成为国人心中的骄傲。
退役后,秦寄华教练曾在泰国国家羽毛球队任教,她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倾囊相授,培养出泰国排名第一、第二的女双选手。凭借丰富的执教经验与国际视野,她将先进的羽毛球理念和技术传播到海外,为当地羽毛球运动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成为中泰体育文化交流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