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风,裹挟着炽热的信仰,吹过岭南的绿野,也拂过赣南的红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思政教育形式,7月11日至13日,惠州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赴江西赣州开展“行走的思政”红色文化研学活动。此次研学以“赏赣江源头碧波潋滟,悟红色沃土仰永恒”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情景体验等方式,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走进历史现场。
穿越时空长廊,以科技触摸信仰的温度
在赣州方特东方欲晓主题乐园,现代科技让红色历史“活”了起来。《致远 致远》的炮火硝烟将甲午海战的悲壮重现,《突围》的4D影像让枪林弹雨的战场触手可及。《岁月如歌》的舞台灯光照亮了恢复高考的历史瞬间,《飞翔》的球幕带着观众掠过新时代的壮美画卷。全息投影让十二兽首在《圆明园》剧场重获生命,数字技术使破碎的文物在虚拟世界完整归位。此刻的方特,不仅是一个乐园,更是一所没有围墙的思政大学校。在这里,历史不再遥远,信仰触手可及。
重走革命路,以脚步丈量信仰的厚度
赣南的山,是浸染过热血的山;赣南的土,是孕育过星火的土。当双脚真正踏上赣南这片浸染着先烈热血的土地,许多老师才真正读懂了教科书上那些文字的分量。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党员教师们举起右拳,再次重温入党誓词,与1934年的烽火岁月隔空对话。年轻教师小曾发现自己的右手不自觉地比平时举得更高,“那一刻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入党誓词里‘永不叛党’四个字要说得那么重。”
红井旁,行政办公室的乐老师舀起一瓢清冽的井水,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也倒映着围在井边的一张张动容的面孔。“这口井挖了92年,井水从未干涸。”他轻声说,“就像共产党人的初心,历经岁月却始终澄澈。”
在于都长征第一渡,望着滔滔江水,党支部书记罗导突然蹲下身,抓起一把红土紧紧攥在手心。“当年八万六千红军就是从这里出发,最后只剩七千人……”他的衣袖口沾上了泥土,像极了一枚血染的勋章,“我们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踩在先烈们的梦想上啊。”
这些天,老师们的朋友圈被夕阳下的古城墙、晨曦中的博物馆刷屏,但点赞最多的,是教务处杨老师深夜写下的那句话:“以前总困惑要怎么教学生‘爱国’,原来答案就藏在这些斑驳的弹孔里,在这些泛黄的家书中,在这些永远年轻的笑容里。”
行走的课堂,生动的思政
学校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特别设立思政研学专项基金,每年拨款5000元支持思政教研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此次赣州之行,正是学校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重要实践。通过实地走访中央苏区核心区域,重温革命历史,教师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将思政教育与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深度融合。
三天的研学之旅,让全体教职工深刻体会到“行走的思政”的独特魅力。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融入日常教学,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学校将继续加大思政教育投入,创新教育形式,为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技能人才而不懈努力!
传承红色基因,我们永远在路上!
END
往期推荐
插曲吧罗校收纳筐模拟盘
插曲吧罗校收纳筐模拟盘
插曲吧罗校收纳筐模拟盘
撰稿|李美琼
排版|林芯茹
初审|罗凯如
终审|叶治斌
图片|招生宣传处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微信号|18813855527
咨询热线|0752-5826678(罗校长)